歌舞西陵望,衣冠渭北游
出处:《挽仁宗皇帝辞五首 其四》
宋 · 郑獬
歌舞西陵望,衣冠渭北游。
应从天上乐,不为世间留。
龙去鼎湖晚,雁飞汾水秋。
群臣泪横臆,空拜翠云裘。
应从天上乐,不为世间留。
龙去鼎湖晚,雁飞汾水秋。
群臣泪横臆,空拜翠云裘。
翻译
在西陵欢歌舞蹈,遥望故乡渭北游历。想必是从天上的快乐,而非尘世的羁绊使然。
龙的离去发生在鼎湖的傍晚,大雁南飞掠过汾河的秋季。
群臣泪水纵横胸臆,徒然对着翠绿的龙袍行礼。
注释
西陵:古代陵墓区,这里可能指代皇陵或诗人故乡。渭北:渭河以北,泛指陕西北部地区。
天上乐:比喻超凡或理想中的快乐。
世间留:指世俗的牵绊和生活。
龙去:古代帝王去世的隐喻,可能指某位重要人物的逝世。
鼎湖:传说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象征帝王之死。
汾水:黄河支流,此处可能暗示地理环境。
翠云裘:绿色的龙袍,古代皇帝的服饰,象征权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悼念仁宗皇帝的挽诗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西陵(汉武帝的陵墓,此处象征皇陵)的歌舞和渭北(长安附近)的衣冠之士,暗示了皇帝的仙逝如同天上的离去,超脱尘世。"龙去鼎湖晚"中的"龙"象征帝王,"鼎湖"源自古代传说,指天帝乘龙升天之处,表达了皇帝驾崩的哀思。
"雁飞汾水秋"则以秋天的大雁南飞,寓言皇帝的灵魂归往远方,而汾水则是皇室陵寝所在之地。最后一句"群臣泪横臆,空拜翠云裘",描绘了群臣悲痛欲绝,只能对着皇帝生前喜爱的翠云裘空自哀悼,表达了对仁宗皇帝深深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传达出对故去君主的崇高敬仰和无尽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