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出处:《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唐 · 刘言史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在南越度过初伏时节,我在东林寺度过一天。弯曲的池塘边,阳光强烈如同煎熬,高高的阁楼避开微风。
竹席提前洒水降温,蒲葵叶片破裂又摇曳。
地处偏远,接近湿热的瘴气,山中的毒火更炽烈。
汗水浸湿了细葛衣,仿佛刚洗过,床枕也因高温而烧烫。
坠落的树枝伤害了翠绿的羽毛,枯萎的叶子让人惋惜红蕉。
炎热难耐,难以吟唱独自饮酒的歌谣。
期待甘霖滋润干燥的地基,希望凉风吹过树梢。
旅居的愁绪在乌浒滋生,对家乡的心却系在洛桥。
谁能怜悯我这炎炎夏日的游子,一夜之间,青春容颜消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炎热的夏季于南越(今广州一带)逢初伏之时所感受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以及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寂寞。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这两句开篇直接设定了时空背景,即夏季炎热的气候和南方地区。"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描述了室内外的温度之高,以及窗外偶尔可以看到的一丝微风。
接下来的"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则是诗人在炎热中寻找凉爽之处,使用竹席进行散热,同时也描绘了植物在酷暑中的状态。"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传递出夏日烈阳下的炙热感。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描绘了诗人在高温环境下所体验到的汗水浸湿衣物,以及夜间难以安寝的苦恼。"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植物受热害之情感的同情。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酷暑难耐的情况下,表露自己想要饮酒解渴却又感到艰难的心境。"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表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以及对凉风的渴望。
最后,"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抒发了诗人因无法回家而生的旅途之愁,以及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哀叹,对于在异乡中失去青春容颜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