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出处:《山居杂言》
宋 · 王安石
法和衣钵过南华,正叶传师萃一花。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槃石,至今缭绕白云遮。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槃石,至今缭绕白云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萃一花:比喻继承和发扬师门精髓。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淮水石:淮河附近的石头,可能寓意自然景观。
楚天涯:楚国的边界,象征远方。
松倚西山:古老的松树生长在西山上。
去路赊:离别之路遥远或艰难。
涅槃石:佛教中象征生死涅槃的石头。
缭绕白云:云雾缭绕,增添神秘氛围。
翻译
身披法衣走过南华寺,继承师道如花朵绽放。名胜之地雾气弥漫,淮水之石若隐若现,仰望星空的人指引着楚天边际。
数千棵古松倚靠西山,显得古老沧桑,七百僧人感叹离别之路漫长。
一块青苔覆盖的涅槃石,至今仍被白云环绕,静谧深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图景,透露出诗人对佛法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法和衣钵过南华"中,“法和”指的是佛法的传播与和合,而“衣钵”则是僧人的生活用品,这两者结合起来,象征着僧人在山中修行、传承佛法的情景。“正叶传师萃一花”表达了诗人对于佛学知识或智慧的传递给予赞美之意,"一花"可能暗指某种高深莫测的佛理或是对心灵净化的一种比喻。
“胜地雾迷淮水石”描绘了一处山川与自然景观交融的壮丽画面,“望星人指楚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仰望星辰,寻找心灵寄托之所的情形。"数千松倚西山老"中,"西山"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脉,而“数千松”则描绘出这片古老的松林给人以深远的历史感和宁静感。
“七百僧悲去路赊”表达了对于过去佛教盛世的怀念与悲凉,"一片苍苔涅槃石"中,“涅槃”源自佛教术语,意指达到最高层次的解脱和觉悟,而“苍苔”则是生长在古老遗迹上的青苔,这里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最后,“至今缭绕白云遮”则是一种对现在所处环境的描写,诗人感受到周遭环境被白云笼罩,宛如过去岁月仍在眼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元素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