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
出处:《紫极宫上元斋次呈诸道流》
唐 · 李郢
碧简朝天章奏频,清宫髣髴降灵真。
五龙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
风拂乱灯山磬□,露沾仙杏石坛春。
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
五龙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
风拂乱灯山磬□,露沾仙杏石坛春。
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碧简向上天频繁呈奏,清冷宫殿仿佛降下仙真。五条金龙对着星辰闪烁,三洞仙音令鬼神都感到哀愁。
拂晓的微风吹动山中的佛灯,露水润湿了仙杏和石坛的春天。
明天祭祀结束后,仙人离去,城市中只剩尘土,人间空荡荡的。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紫极宫上元斋次呈诸道流》,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道教仪式的细腻描绘。
首句“碧简朝天章奏频”中,“碧简”指的是道士所使用的青色简册,象征着清净无为的道教修持。诗人通过“朝天”、“奏频”两词,传达了道士在早晨升天之时,向上天奏报的虔诚和频繁。
接下来的“清宫髣髴降灵真”则描写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清宫”指的是心灵的清净,如同道观一般,是修行的地方。“灵真”是道教中的仙人,代表了最高境界的精神象征。
诗中“五龙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两句极富想象力和神秘色彩。五龙金角象征着权力与神圣,而“向星斗”则表明了道士心向往之的高远目标。“三洞玉音”中的“三洞”是指道教的三洞经法,即道家的根本典籍,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智慧和修行方法。这里的“愁鬼神”则可能暗示着对世间俗务的超脱或忧虑。
“风拂乱灯山磬曙,露沾仙杏石坛春”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风轻拂过蜡烛,使其摇曳不定,而“山磬曙”则是对清晨日光初照时山色的细腻刻画。“露沾仙杏石坛春”中,“仙杏”指的是道教中的仙果,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最后两句“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则表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归隐山林的心境。诗人通过“羽客散”来描绘一场盛大的道教仪式之后的平静与和谐,而“尘土满城空世人”则象征着对尘世生活的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道教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诗人对于心灵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