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出处:《送柳道时余北还》
唐 · 戴叔伦
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
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
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
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注释
征役:服役。异路:不同的道路。
烟波:烟雾和波浪。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轻桡:轻舟。
桂水:指代南方的河流。
大艑:大船。
下扬州:前往扬州。
何处:哪里。
后会:未来的相会。
今朝:今天。
旧游:旧友。
离心:离别的心情。
比杨柳:形容像杨柳般飘摇。
萧飒:形容风声凄凉。
不胜秋:难以承受秋天的凄冷。
翻译
服役的人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烟雾和波浪中都充满了旅途的忧愁。我们乘着轻舟驶向桂水,大船则顺流而下前往扬州。
未来的相会将在何方?今天只能与旧友分离,各奔东西。
离别的愁绪如同杨柳般纷飞,萧瑟凄凉,难以承受这秋天的寂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名为《送柳道时余北还》。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离别的氛围。征役指的是被征调去服劳役的人,这里比喻诗人和朋友各自行走在不同的道路上,而“烟波”则是对远方水面迷茫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共同的旅途愁绪。
“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这两句具体描述了诗人和朋友分别的行程。轻桡可能指的是小船或是轻巧划动的桨板,上桂水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大艑则是较大的船只,下扬州则明确指出了朋友行进的方向。这两句通过对比大小和方向,凸显了离别的情感。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渴望以及当前离别时刻的无奈。"何处成后会"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而"今朝分旧游"则是对过去共同旅行美好记忆的缅怀。
“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最后的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深化了离别之情。"离心比杨柳"将内心的离愁与杨柳的轻柔、细长相比较,而"萧飒不胜秋"则是借用秋天萧瑟的风声来形容诗人情感的凄凉和压抑,表明这种离别之痛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悲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离别时的复杂心理,是一篇表现力强、情感丰富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