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褥横陈六尺床,睡依冰井夜生凉
出处:《漳河铜鸭炉歌》
清 · 吴为楫
君不见,铜雀台,漳河水上高崔嵬。
台倾铜雀亦飞云,绕树乌鹊声何哀。
又不见,铜鸭炉,漳河水底埋泥污。
河清铜鸭忽飞出,含风迷迭芳纷敷。
琐琐升沈何足感,凭吊兴亡一俯仰。
横槊诗悲铁已销,临江酒冷波犹荡。
停车河畔草青青,渔梁打网鸳鸯惊。
孤鹜齐飞霞外见,夫渠摹写水中明。
魏王小印镌炉腹,浪战沙磨斑未駮。
玉凫几辈入西陵,铜雀何年起东阁。
绣褥横陈六尺床,睡依冰井夜生凉。
双掩翠衿衔笃耨,偶拖红袖惹都梁。
对酒当歌凫胫短,铜盘露冷华林苑。
一朝炉柄付他人,金凤银鹅各分散。
剩有龙涎换夕熏,邺宫余烬此中存。
伤心戏鸭人何处,回首分香火不温。
瓦砚隆隆磨未了,薰笼扶出金衣鸟。
奸雄遗臭物自芳,器惟求旧炉堪宝。
搜罗彝鼎共铺陈,爱古钟情迈等伦。
多少铜驼埋没尽,洛阳门外更何人。
台倾铜雀亦飞云,绕树乌鹊声何哀。
又不见,铜鸭炉,漳河水底埋泥污。
河清铜鸭忽飞出,含风迷迭芳纷敷。
琐琐升沈何足感,凭吊兴亡一俯仰。
横槊诗悲铁已销,临江酒冷波犹荡。
停车河畔草青青,渔梁打网鸳鸯惊。
孤鹜齐飞霞外见,夫渠摹写水中明。
魏王小印镌炉腹,浪战沙磨斑未駮。
玉凫几辈入西陵,铜雀何年起东阁。
绣褥横陈六尺床,睡依冰井夜生凉。
双掩翠衿衔笃耨,偶拖红袖惹都梁。
对酒当歌凫胫短,铜盘露冷华林苑。
一朝炉柄付他人,金凤银鹅各分散。
剩有龙涎换夕熏,邺宫余烬此中存。
伤心戏鸭人何处,回首分香火不温。
瓦砚隆隆磨未了,薰笼扶出金衣鸟。
奸雄遗臭物自芳,器惟求旧炉堪宝。
搜罗彝鼎共铺陈,爱古钟情迈等伦。
多少铜驼埋没尽,洛阳门外更何人。
鉴赏
这首诗以漳河铜鸭炉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物是人非的画面。诗人通过铜雀台的衰败和铜鸭炉的沉浮,寓言了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的无常。"琐琐升沈何足感"表达了对世事浮沉的淡然态度,而"一朝炉柄付他人"则揭示了权力易手的无奈。诗人还借"魏王小印镌炉腹"的历史细节,展现了对往昔荣华的追忆。
诗中通过对铜鸭炉的细致描绘,如"玉凫几辈入西陵",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消逝和文物的流传。"绣褥横陈"与"金凤银鹅各分散"则象征着昔日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今日的破败。最后,诗人感慨"奸雄遗臭物自芳",表达对历史是非的深沉反思,以及对古物价值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铜鸭炉为载体,融合了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