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问奇千里至,不应终日对羊求
出处:《和陈静斋都宪归休志喜之作》
明 · 罗钦顺
久劳暂逸恩私在,谁信中年便得休。
疏广画图能赫赫,展禽心事故由由。
华堂燕雀争迎主,别馆松筠总耐秋。
有客问奇千里至,不应终日对羊求。
疏广画图能赫赫,展禽心事故由由。
华堂燕雀争迎主,别馆松筠总耐秋。
有客问奇千里至,不应终日对羊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从长期劳碌到暂时休息的转变,表达了对中年得休的感慨与喜悦。诗中运用了疏广、展禽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寓意深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首联“久劳暂逸恩私在,谁信中年便得休”,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经历了长久的劳碌后,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这种转变并非人人所能理解或相信。这里既有对过去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有对当前悠闲生活的珍惜。
颔联“疏广画图能赫赫,展禽心事故由由”,通过引用疏广和展禽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疏广是汉代的贤臣,他以德行著称,晚年辞官归隐,其事迹被绘成图画,流传千古;展禽则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他因不满政治腐败而退隐山林,心性平和。这两则典故不仅体现了主人公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颈联“华堂燕雀争迎主,别馆松筠总耐秋”,描绘了主人公归休后的场景。华堂之上,燕雀争相迎接主人,象征着归家的喜悦与和谐;别馆之中,松竹四季常青,不畏秋寒,寓意主人公内心的坚韧与从容。
尾联“有客问奇千里至,不应终日对羊求”,以客人的到来作为收尾,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暗含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客人千里而来,寻求奇遇,与主人公的归休生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真正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主人公从劳碌到休憩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