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莫作商声发,惊起沙头鸥鹭眠
出处:《次韵审知十七夜》
宋 · 赵蕃
风月当佳可易捐,共须重立虎溪边。
天于变化自奇手,人欲追摹真强怜。
牢落朱弦千载下,凄凉青鬓十年前。
放歌莫作商声发,惊起沙头鸥鹭眠。
天于变化自奇手,人欲追摹真强怜。
牢落朱弦千载下,凄凉青鬓十年前。
放歌莫作商声发,惊起沙头鸥鹭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月:美好的时光或景色。捐:舍弃。
重立:再次建立。
虎溪边:一个地点,可能有历史典故。
变化:自然界的变换。
奇手:奇特的手法。
追摹:模仿。
强怜:难以企及的赞赏。
牢落:孤寂、零落。
朱弦:红色的琴弦,代指古琴。
青鬓:年轻的黑发,这里指代青春。
放歌:高声歌唱。
商声:古代五音之一,象征悲伤。
沙头:水边沙滩。
鸥鹭眠:鸥鹭正在休息。
翻译
美好的风月时光轻易就能舍弃,我们应当重新在虎溪边相聚。大自然的变化手法独特奇妙,人们想要模仿真是难能可贵。
千年后的琴弦已显得孤寂,十年前我已鬓发斑白,倍感凄凉。
放声歌唱时切勿发出商调,以免惊扰沙洲上熟睡的鸥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审知十七夜》。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风月美景的珍视和感叹,认为这样的良辰美景不应轻易放弃,应该在虎溪边重新设立场所以共享。他赞赏自然界的变幻无穷,同时也感慨人事变迁,朱弦已老,青春不再。诗人提醒自己在欢歌时不要发出商调,以免惊扰了沙头栖息的鸥鹭,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寓含着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