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
出处:《同圣俞寄金山昙频次韵》
宋 · 刘敞
我虽游都城,心亦无所住。
误得世俗偿,形骸寓冠屦。
少时侍吾亲,游览爱北顾。
至今颇思之,想见江上鹜。
白头昙道人,夙昔竟未遇。
闻其最安禅,无念无作故。
劳生有喧寂,得意无早暮。
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
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
误得世俗偿,形骸寓冠屦。
少时侍吾亲,游览爱北顾。
至今颇思之,想见江上鹜。
白头昙道人,夙昔竟未遇。
闻其最安禅,无念无作故。
劳生有喧寂,得意无早暮。
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
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同圣俞寄金山昙频次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以及对自然和禅宗精神的向往。
首句“我虽游都城,心亦无所住”,诗人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但内心却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宁静。接着“误得世俗偿,形骸寓冠屦”两句,诗人自嘲自己似乎在世俗生活中有所收获,但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并非真正的归属。
“少时侍吾亲,游览爱北顾。至今颇思之,想见江上鹜。”回忆起年少时陪伴父母,游览山水的美好时光,至今仍怀念不已,仿佛能看见江边飞过的野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眷恋。
“白头昙道人,夙昔竟未遇。闻其最安禅,无念无作故。”诗人提到一位名叫昙的道人,他以安禅著称,没有杂念,不做多余之事。诗人虽未能遇见这位道人,但从他的名声中感受到了禅宗的宁静与超脱。
“劳生有喧寂,得意无早暮。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生活既有喧嚣也有宁静,追求内心的满足并无早晚之分。尽管尘世难以厌倦,但大地总有无穷的乐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最后,“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如果有机会,诗人愿意跟随友人一同前往幽静之地,体验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都市生活与自然、禅宗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