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
出处:《答杨髯公》
明 · 释今无
砻得龙文不种瓜,耳根偏解听寒笳。
文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
走马始知秦地月,逢人方羡武陵花。
解空更欲同君语,却爱刘协学出家。
文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
走马始知秦地月,逢人方羡武陵花。
解空更欲同君语,却爱刘协学出家。
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砻得龙文不种瓜,耳根偏解听寒笳”运用比喻手法,将“龙文”比作卓越的才华或成就,而“不种瓜”则暗示了对世俗功利的不屑,转而追求精神层面的高雅与宁静。接着,“耳根偏解听寒笳”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声音的敏感与理解。
颔联“文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中,“文章青史”象征着诗人通过文字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孤管”则可能暗指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独特性。“天地浮生任客槎”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广阔之间关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程中各种际遇的淡然接受。
颈联“走马始知秦地月,逢人方羡武陵花”通过对比“秦地月”与“武陵花”,分别代表了历史的深沉与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历史与自然之间不同情感体验的领悟。
尾联“解空更欲同君语,却爱刘协学出家”中,“解空”可能是指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实践,“同君语”则表明了诗人渴望与他人分享这种理解和体验的愿望。“却爱刘协学出家”则以历史人物刘协(三国时期魏国第二位皇帝)出家为僧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才华、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