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菘种北土,三年变蔓菁
出处:《舟中杂咏十首 其九》
元 · 袁桷
春菘种北土,三年变蔓菁。
一为居养移,自觉颜无情。
南山植松苗,深根定生苓。
千年化瑿魄,岂比春菘荣。
一为居养移,自觉颜无情。
南山植松苗,深根定生苓。
千年化瑿魄,岂比春菘荣。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春菘与松苗的成长历程,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命运,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春菘种北土,三年变蔓菁”,描绘了春菘在北方土地上种植,经过三年的时间,最终变成了蔓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植物以生命,暗示着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与适应性。
接着,“一为居养移,自觉颜无情”一句,通过春菘的转变,引申出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改变。春菘因生长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了原有的面貌,这里的“颜无情”不仅指春菘的外貌变化,更深层地反映了人在外部条件影响下内心情感的变化或淡漠。
后两句“南山植松苗,深根定生苓。千年化瑿魄,岂比春菘荣”,则转向了对松苗的描述。松苗在南山上扎根,其深根预示着坚定的意志和持久的生命力。千年之后,松苗化为瑿魄,象征着永恒与不朽。与春菘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坚韧与时间的力量,以及生命在不同境遇下展现出的不同面貌。
整首诗通过春菘与松苗的对比,探讨了成长、变化与坚持的主题,同时也寓含了对时间、生命价值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