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中坐腊辜长夏,客里清斋过尽春全文

山中坐腊辜长夏,客里清斋过尽春

出处:《送吴僧游杭
明 · 谢晋
随例编摩寄此身,思家梦绕太湖滨。
山中坐腊辜长夏,客里清斋过尽春
杖锡未游天竺寺,袈裟先带玉京尘。
明朝试屐孤山路,应访梅花树底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前往杭州旅行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期待。首句“随例编摩寄此身”,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的平静接受与自我安排,暗示了僧人的生活方式。接着,“思家梦绕太湖滨”一句,直接表达了僧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梦境中的太湖,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乡愁的世界。

“山中坐腊辜长夏,客里清斋过尽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僧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在漫长的夏日里,他静坐修行,度过了一整个春天。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僧人生活的清苦与专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

“杖锡未游天竺寺,袈裟先带玉京尘”则预示了僧人即将启程前往杭州,但在此之前,他已经带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对世俗世界的留恋。这里的“玉京尘”可能象征着尘世的繁华与诱惑,与僧人的清净生活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明朝试屐孤山路,应访梅花树底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好奇。次日,僧人将踏上孤独的山路,寻找梅花树下的旅伴。这一句既是对旅程的展望,也是对相遇与友谊的渴望,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情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自然、旅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