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脩兮行路难全文

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脩兮行路难

宋 · 王安石
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脩兮行路难
水头宿兮草头坐,在野只教心胆破。
更鞴彫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
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

注释

身执略兮:手持简略的地图。
入西关:进入西关。
关山阻脩兮:关隘连绵高山。
行路难:行走艰难。
水头宿兮:夜晚在河边露宿。
草头坐:坐在草丛。
在野:在野外。
心胆破:心惊胆战。
更鞴彫鞍:更换雕饰的马鞍。
教走马:催促快马疾驰。
玉骨瘦来无一把:马儿瘦弱几乎握不住缰绳。
几回抛鞚:多次扔掉马鞭。
抱鞍桥:抱住马鞍。
往往惊堕马蹄下:常常因惊吓从马背上跌落。

翻译

手持简略的地图进入西关,关隘连绵高山行走艰难。
夜晚在河边露宿坐在草丛,野外的寂静使我心惊胆战。
更换雕饰的马鞍催促快马疾驰,马儿瘦弱几乎握不住缰绳。
多次扔掉马鞭抱住马鞍,常常因惊吓从马背上跌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西关的艰难旅途,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刻画,展现了崎岖山路、奔腾河水以及行者的坚韧与孤独。

"身执略兮入西关"一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紧迫的情境,行者手持兵器进入险峻的西关。"关山阻脩兮行路难"强调了前进道路的艰辛和困难,关山高耸如刀剪,行路更显得曲折迂回。

接下来的"水头宿兮草头坐"描绘出行者在野外的简陋生活,只能依水而宿,席地以草。这种境遇反映了行者的孤独与困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

"在野只教心胆破"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这里的“心胆破”并非指真正的心灵崩溃,而是一种磨练,一种通过经历艰难险阻来锻炼意志、增强勇气的过程。

随后的"更鞴彫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展现了行者对战马的训练与关怀。马儿因长时间的奔波而显得瘦弱,但依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这种形象与前文中的“心胆破”相呼应,共同塑造了一种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两句"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则描绘了行者与战马在崎岖山路上的险象,每当通过危桥时,都可能发生惊吓而导致马蹄跌落的情形。这不仅展示了旅途的危险,也反映出行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艰辛。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