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万卷必读律,此语偶自坡公出;其实二者匪殊观,治心救世理则一
出处:《听人解律》
明末清初 · 卢若腾
读书万卷必读律,此语偶自坡公出;其实二者匪殊观,治心救世理则一。
书之注疏多于书,律亦如是贵详悉。
后生聪明且轻薄,瞥眼看律如驰驿;句可割裂字可删,顿令本文无完质。
律文尚遭刽子手,区区民命复何有!民命纵为君所轻,舞文无乃露其丑;君久自负读书人,只恐读书亦失真。
书之注疏多于书,律亦如是贵详悉。
后生聪明且轻薄,瞥眼看律如驰驿;句可割裂字可删,顿令本文无完质。
律文尚遭刽子手,区区民命复何有!民命纵为君所轻,舞文无乃露其丑;君久自负读书人,只恐读书亦失真。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听人解律》,作者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卢若腾。诗中,诗人以读书和学习法律律例为主题,批评了当时一些年轻人对待律法的轻率态度。他认为,尽管读书万卷,尤其律法这类关乎社会秩序的学问,应当深入研习,不可草率对待。律文中的注疏犹如书的补充,需要详细理解,否则可能会割裂文义,导致法律条文失去完整性。
诗人指出,如果连法律解释者都像“刽子手”般随意解读,那么普通民众的生命权将受到威胁。他进一步批评那些自诩为读书人的统治者,担心他们过度依赖读书,却可能因此失去了对真理的追求,甚至在处理政务时暴露了不尊重生命、玩弄文字的丑陋一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在学术研究和权力运用中应持严谨态度,不可轻视任何法规的细节与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