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当勿剪,伴我司庾氏
出处:《寄题岑彦明猗兰轩诗》
宋 · 苏过
群芳争春风,百态工妩媚。
毛嫱与西施,未易笑倚市。
岂如空山兰,静默羞自致。
幽香不可寻,独秀繁露坠。
高情谢簪组,遁世汉绮季。
端来从子游,定觉同伏味。
岑卫星绝俗,厌贫聊试吏。
官曹冷如水,终日学奇字。
未能三径归,故作九畹艺。
后来当勿剪,伴我司庾氏。
毛嫱与西施,未易笑倚市。
岂如空山兰,静默羞自致。
幽香不可寻,独秀繁露坠。
高情谢簪组,遁世汉绮季。
端来从子游,定觉同伏味。
岑卫星绝俗,厌贫聊试吏。
官曹冷如水,终日学奇字。
未能三径归,故作九畹艺。
后来当勿剪,伴我司庾氏。
鉴赏
此诗《寄题岑彦明猗兰轩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通过描绘兰花的高洁与岑彦明的隐逸之志,展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首句“群芳争春风,百态工妩媚”以百花争艳的场景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姿态万千的景象,为后续的兰花描写铺垫了背景。接着,“毛嫱与西施,未易笑倚市”运用典故,将毛嫱和西施的美貌与市井中的笑语进行对比,突出了市井生活的喧嚣与浮华,反衬出兰花的静谧与高洁。
“岂如空山兰,静默羞自致”一句,直接点明主题,赞美兰花生于空山之中,静默而不张扬,羞于自我展示,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幽香不可寻,独秀繁露坠”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香气独特,难以捕捉,独自在露水中绽放,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孤独之美。
“高情谢簪组,遁世汉绮季”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引用汉代隐士绮季的故事,强调了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端来从子游,定觉同伏味”则表明诗人愿意追随岑彦明的脚步,共同体验隐居生活带来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岑卫星绝俗,厌贫聊试吏”描述了岑彦明的与众不同,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厌倦世俗的贫乏,选择以官职为手段,暂时融入社会,实则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官曹冷如水,终日学奇字”表现了官场的冷漠与枯燥,而“未能三径归,故作九畹艺”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种植兰花的渴望,以此寄托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