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横卧处士桥,梦中归踏孤山月
宿酲未解春正酣,一片晴霞消冻雪。
莫道有人疑作杏,老眼频看亦生缬。
东阑更有萼绿华,精神标致尤清绝。
先生焚香读书处,把酒花前相暖热。
群蜂知香不知色,一枝肯许儿童折。
两株横卧处士桥,梦中归踏孤山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捣:研磨。守宫血:古代妇女用的一种红色颜料。
宿酲:宿醉后的困倦。
晴霞:晴天的彩霞。
缬:模糊不清的色彩。
萼绿华:形容花色鲜绿。
把酒:举杯饮酒。
群蜂:许多蜜蜂。
横卧:横斜地生长。
士桥:古代的桥梁,可能指特定地点。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著名山峰。
翻译
花姨深夜研磨宫粉,为南枝染上独特的色彩。宿醉未醒,春天正浓,阳光如融化冰雪般温暖。
别担心有人误以为是杏花,我老眼虽频看,却也辨不清。
东栏边还有色泽鲜绿的花朵,其神韵格外清新脱俗。
先生在焚香读书的地方,举杯对花,共赏暖意。
蜜蜂只知花香,不知花色,任凭孩子折取一枝。
两株花树横卧在士桥旁,我在梦中踏月归去,仿佛是孤山之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东园中赏玩红梅的景象。开篇"花姨夜捣守宫血,染就南枝花貌别"写出了红梅在月光下更加鲜艳夺目的情景,仿佛是神仙中的美女用心血染红了花瓣。
接着"宿酲未解春正酣,一片晴霞消冻雪"则透露出诗人夜饮之后,清晨依旧沉醉于酒意之中,而外面春天的气息已经醇厚,阳光下的冰雪也在融化。这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
"莫道有人疑作杏,老眼频看亦生缬"表达了诗人对于红梅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欣赏,更有深层次的情感寄托。即使年事已高,但每一次细看这些花朵,都能激起内心的波澜。
"东阑更有萼绿华,精神标致尤清绝"则描绘了园中不仅红梅美丽,连其他植物如蕊绿色的花卉也都精神抖擞,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这里通过对比,强化了红梅的独特之美。
"先生焚香读书处, 把酒花前相暖热"写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有书卷和香气,还有一壶温暖的酒,与满园春色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逸。
"群蜂知香不知色,一枝肯许儿童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蜜蜂虽然能感受到花香,却不能欣赏到花的颜色美丽,诗人却愿意让孩子们折取一枝,以此传递对后世的美好祝福。
最后"两株横卧处士桥,梦中归踏孤山月"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在夜晚入睡时,心中还徘徊于那两棵横卧的梅树下的小桥,以及梦中的孤独高山和清冷月光。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摹,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与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超然物外的心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