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
出处:《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三四》
宋 · 释宗杲
昨日梦说禅,如今禅说梦。
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
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
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
驴唇先生开中笑,阿脩罗王打勃跳。
海神失却夜明珠,擘破弥卢穿七窍。
三人上座请谈禅,平地无风浪拍天。
禅禅,不用思量卜度,非干文字语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岩头刬之则曰是句非句,临济用之则曰三要三玄。
禅禅,吞却栗棘蓬,透发金刚圈。
休论赵老汉庭前柏树子,莫问首山新妇骑驴阿家牵。
但请一时放下著,当人本体自周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
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
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
驴唇先生开中笑,阿脩罗王打勃跳。
海神失却夜明珠,擘破弥卢穿七窍。
三人上座请谈禅,平地无风浪拍天。
禅禅,不用思量卜度,非干文字语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岩头刬之则曰是句非句,临济用之则曰三要三玄。
禅禅,吞却栗棘蓬,透发金刚圈。
休论赵老汉庭前柏树子,莫问首山新妇骑驴阿家牵。
但请一时放下著,当人本体自周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宗杲所作,以梦境与禅悟为主题,充满了机锋和象征。诗人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以及对禅的理解,表达了超越文字表象、直指人心的禅意。
"昨日梦说禅,如今禅说梦",首句揭示了梦境与禅境的相互映照,暗示禅就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梦境中显现。接下来的诗句如"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通过反复强调,强调了梦境与禅悟的循环不息。
"驴唇先生开中笑,阿脩罗王打勃跳",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禅的无常与活泼,形象地展示了禅的不可言说和超越常规。
"海神失却夜明珠,擘破弥卢穿七窍",进一步深化禅的神秘与深邃,暗示禅的不可捉摸和超越物质世界的特性。
"三人上座请谈禅,平地无风浪拍天",描绘禅宗讨论的场景,禅并非口头言语所能穷尽,而是内在体验。
"禅禅,不用思量卜度,非干文字语言",强调禅的直接性和超越性,不是逻辑推理或文字所能表达的。
最后,诗人劝诫人们放下执着,回归内心本体,"当人本体自周圆",并指出禅的真谛在于直观体悟,而非外在的追寻。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寓禅于日常生活和梦境之中,引导读者体悟禅的真谛,体现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