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不闻诏书久悬晋贤爵,乘舆早晚跸洪都
出处:《沙边老人行》
清 · 钱澄之
母声求子妻求夫,雨中藉藉走且呼。
沙边老人叩头诉,言是四营兵过城东隅。
四营萑苻小盗贼,窜伏溪洞逃天诛。
自下黄纸招降诏,召集乡里千百俱。
昔掠村野不近郛,今移全营逼通都。
又闻受抚不受约,白昼带刀街头趋。
街头公然掠小儿,劫夺不与盗贼殊。
满郊耕牛脯作饭,官家秋来宁蠲租!往时交战被我俘,今名「激叛」罹罪辜。
梅林截渡不放过,室庐遭毁人遭屠。
谁为朝廷画此策,云欲招抚收两湖?此辈小丑何足战,徒虐乡里荣其躯!老人不必涕交须,绿林青犊古来用,功成不扰理所无!尔不闻诏书久悬晋贤爵,乘舆早晚跸洪都?尔诉所痛何区区!
沙边老人叩头诉,言是四营兵过城东隅。
四营萑苻小盗贼,窜伏溪洞逃天诛。
自下黄纸招降诏,召集乡里千百俱。
昔掠村野不近郛,今移全营逼通都。
又闻受抚不受约,白昼带刀街头趋。
街头公然掠小儿,劫夺不与盗贼殊。
满郊耕牛脯作饭,官家秋来宁蠲租!往时交战被我俘,今名「激叛」罹罪辜。
梅林截渡不放过,室庐遭毁人遭屠。
谁为朝廷画此策,云欲招抚收两湖?此辈小丑何足战,徒虐乡里荣其躯!老人不必涕交须,绿林青犊古来用,功成不扰理所无!尔不闻诏书久悬晋贤爵,乘舆早晚跸洪都?尔诉所痛何区区!
鉴赏
这首《沙边老人行》由清代诗人钱澄之作,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百姓苦难的生动画面。诗中通过“母声求子妻求夫”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时期家庭成员分离的悲惨景象,随后描述了雨中人们匆忙奔走呼号的场景,以及一位年迈老人的遭遇,他向诗人诉说着四营兵在城东的暴行。
接着,诗人揭露了这些所谓的“四营兵”实际上是小规模的盗贼,他们藏匿于溪洞之中,逃避天罚。然而,朝廷下达了招降令,将他们召集起来,导致原本未侵犯城市边缘的盗贼如今却逼近了繁华的都市。诗中还提到了这些士兵不仅违反了投降的约定,在白天公然在街头携带武器,甚至抢夺孩童,其行为与普通盗贼无异。
进一步地,诗中描述了这些士兵在乡村的肆虐,包括抢夺耕牛作为食物,使得官府在秋天难以免除赋税。同时,诗中也提到了过去战俘的遭遇,现在被称为“激叛”的人因参与叛乱而遭受罪责。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士兵甚至拦截渡口,破坏房屋,杀害无辜之人。
最后,诗人对朝廷的策略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招抚政策只会加剧乡里的痛苦,并非长久之计。他强调,历史上绿林好汉和青犊(年轻勇士)虽能建立功业,但成功后不应扰民。诗中暗含对朝廷政策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无辜百姓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沙边老人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