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馀一掬伤时泪,望断中原弟与兄
出处:《次韵奉和涵字词伯即席之作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谢维岩
孤负輶轩此一行,相逢楚客各吞声。
樽前蜀妓歌非旧,棘里铜驼世已更。
新雨有心滋草长,流莺何意傍春鸣。
空馀一掬伤时泪,望断中原弟与兄。
樽前蜀妓歌非旧,棘里铜驼世已更。
新雨有心滋草长,流莺何意傍春鸣。
空馀一掬伤时泪,望断中原弟与兄。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谢维岩所作,名为《次韵奉和涵字词伯即席之作(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慨。
首联“孤负輶轩此一行,相逢楚客各吞声”,开篇便以“輶轩”这一古代官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独自远行的孤独感,以及与楚地友人相逢时的复杂心情,似乎都难以言表,只能默默吞声。
颔联“樽前蜀妓歌非旧,棘里铜驼世已更”,通过“蜀妓歌”和“棘里铜驼”的意象,反映了社会风貌的巨变。蜀妓之歌不再是往昔的旋律,铜驼之地也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暗示了时代变迁的不可逆转。
颈联“新雨有心滋草长,流莺何意傍春鸣”,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新雨滋润着草木生长,流莺在春天里鸣叫。然而,这样的美好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新雨与流莺的意象,或许也暗喻着希望与生机,但同时也提醒着人们,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易逝。
尾联“空馀一掬伤时泪,望断中原弟与兄”,诗人的情感在此达到高潮,面对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他只能以泪水表达心中的伤痛。而“望断中原弟与兄”,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变迁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忧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