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遭时何必问功名,自古难将力命争全文

遭时何必问功名,自古难将力命争

出处:《闻和甫补池掾
宋 · 王安石
遭时何必问功名,自古难将力命争
万户侯多归世胄,五车书独负家声。
才华汝尚为丞掾,老懒吾今合钓耕。
外物悠悠无得丧,春郊终日待相迎。

拼音版原文

zāoshíwèngōngmíngnánjiāngmìngzhēng

wànhóuduōguīshìzhòuchēshūjiāshēng

cáihuáshàngwèichéngyuànlǎolǎnjīndiàogēng

wàiyōuyōusàngchūnjiāozhōngdàixiāngyíng

注释

遭时:遭遇时运。
功名:显赫的名声和地位。
世胄:世家子弟。
五车书:形容学识渊博,借指学问。
丞掾:古代官职,如丞相、掾吏。
钓耕:隐居生活,钓鱼和耕作。
外物:指世俗的名利。
相迎:迎接,这里指作者期待的宁静生活。

翻译

何必在这个时候追求功名,自古以来,人力与命运难以抗衡。
显赫的地位大多属于世家子弟,唯有学问能独自支撑家族名声。
你的才华足以担任丞相或属官,而我如今已年迈懒散,只适合钓鱼种田。
外界的名利得失无需挂怀,春天的郊野才是我终日期待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闻和甫补池掾》。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以及个人抱负与时代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及个人的退隐之志。

“遭时何必问功名,自古难将力命争。”开篇即点出功名非唯一追求,历史上许多人为此而奋斗,但最终往往徒劳无获。诗人似乎在劝诫世人,不必过于执着于功名。

“万户侯多归世胄,五车书独负家声。”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画面:许多拥有显赫家世的贵族子弟回归平凡生活,而真正能够承担家族荣耀的,则是那些有学问之人。这里“五车书”指的是儒家经典,意味着通过文化和学术来传承家族声誉。

“才华汝尚为丞掾,老懒吾今合钓耕。”诗人的自我介绍,他曾拥有过才华,如今已经步入老年,愿意放下一切,像钓鱼一样安享晚年。

“外物悠悠无得丧,春郊终日待相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诗人希望在春天的郊野中度过一整天,无忧无虑地等待着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于功名的看破和个人对自然及精神自由的向往。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情感抒发,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