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遗此贼,故使乱中都
出处:《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五》
宋 · 吕本中
碣石豺狼种,长驱出不虞。
是谁遗此贼,故使乱中都。
官府室如磬,人家锥也无。
有司少恩惠,何忍复追呼。
是谁遗此贼,故使乱中都。
官府室如磬,人家锥也无。
有司少恩惠,何忍复追呼。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战乱之后社会的凋敝与人民的苦难。诗人吕本中以“碣石豺狼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犹如野兽般肆虐的侵略者,让原本安宁的地区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接着,“长驱出不虞”进一步强调了侵略者的突然袭击和无法预料的破坏力。
“是谁遗此贼,故使乱中都。”诗人在此提出了疑问,责问为何会有这样的敌人存在,使得整个社会陷入混乱。这种质问表达了对战争根源的思考,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随后,“官府室如磬,人家锥也无”两句,通过对比官府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揭示了战乱之下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官府如同空荡荡的磬,象征着权力机构的衰败无力;而百姓则连最基本的生存物资都难以获取,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巨大冲击。
最后,“有司少恩惠,何忍复追呼。”诗人直指官府官员缺乏仁慈与同情心,面对百姓的苦难不仅未能提供帮助,反而继续追索赋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这不仅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种批评,也是对人性中冷漠与自私的深刻揭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战乱对社会结构和人心的严重破坏,以及对人性和社会公正的拷问。吕本中以诗人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的疮痍,表达了对和平与公正的强烈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