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壑松风和涧水,鸣琴漱玉自相娱全文

万壑松风和涧水,鸣琴漱玉自相娱

出处:《和巩采若游蒲涧
宋 · 杨万里
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安期宅一区。
屐齿苔痕犹故迹,霓旌鸾佩已清都。
元戎解领三千骑,胜日来寻九节蒲。
万壑松风和涧水,鸣琴漱玉自相娱

注释

南中:指南方偏远地区。
岛夷:古代对非华夏地区的称呼。
安期宅:传说中的仙人住所。
屐齿:木屐的齿状部分。
霓旌:五彩斑斓的旗帜。
鸾佩:装饰有鸾鸟图案的佩饰,象征贵族或仙人的饰品。
清都:仙境,这里指仙人的居所。
元戎:元帅或主将。
九节蒲:一种珍贵的植物,可能指菖蒲。
万壑:众多山谷。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涧水:山涧流水。
鸣琴漱玉:形容琴声清脆悦耳,如玉液漱口般。

翻译

南中之地住着异族人,也有像安期生那样的仙家住所。
昔日的屐印苔痕依旧可见,华丽的车旗和凤佩已归于仙界清都。
元帅率领三千骑兵,良辰美景来寻找罕见的九节菖蒲。
万座山谷中的松涛与溪水共鸣,弹琴漱口如玉,自得其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南中道是岛夷居",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也有安期宅一区"则透露出古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憧憬。

接下来的两句"屐齿苔痕犹故迹,霓旌鸾佩已清都"中,"屐齿苔痕"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被自然侵蚀的遗迹,而"霓旌鸾佩已清都"则以对比的手法突显出古人对于纯净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人随后写道:"元戎解领三千骑,胜日来寻九节蒲。"这里,"元戎"一词用得极为精妙,它既可理解为军队的整齐,又暗示着自然界中生物生长的有序性,而"三千骑"则是对力量与壮观的一种表达。紧接着的"胜日来寻九节蒲",则是一幅画面上的静谧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末两句"万壑松风和涧水,鸣琴漱玉自相娱"是对前文意境的进一步升华。"万壑松风"构建出一幅宏大而平和的山林景观,而"和涧水"则是对自然界中水声的一种描绘,通过声音来强化画面的感染力。至于"鸣琴漱玉自相娱",则展示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心境,他以琴声洗涤心灵,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清净心灵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其语言平实而不失丰富,意境深远而又生动,是一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