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示我何矜誇,手携文编谓新作
出处:《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
宋 · 欧阳修
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
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
大圭虽不假雕瑑,但未磨砻出圭角。
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
先生示我何矜誇,手携文编谓新作。
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
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
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
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
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独词坚由志确。
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
大烹养贤有列鼎,岂久师门共藜藿。
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
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
大圭虽不假雕瑑,但未磨砻出圭角。
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
先生示我何矜誇,手携文编谓新作。
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
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
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
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
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独词坚由志确。
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
大烹养贤有列鼎,岂久师门共藜藿。
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
注释
东鲁:古代指鲁国东部地区。剖琢:比喻精心培养、磨砺。
天璞:天然未雕琢的美玉。
矜誇:夸耀,自满。
文编:文章或书籍。
阳德:光明正大的德行。
群阴剥:比喻阴暗势力被削弱。
大烹:比喻朝廷选拔人才的盛大举措。
有列鼎:比喻高官显位。
藜藿:粗劣的食物,此处比喻简陋的生活。
职谏:职责是进谏。
翻译
先生在东方鲁地度过二十年,能让鲁地人都热爱学习。其中张续和李常,如同琢磨美玉,展现出天然的纯真。
虽然大圭无需过多雕饰,但仍需打磨才能显露出棱角。
这两位青年本就是世间瑰宝,怎能只让先生独自珍藏。
先生向我展示了他的骄傲,手里拿着新编撰的文稿。
我拿到它几天都没时间阅读,一心想要先放下其他琐事。
夜晚归来,独自坐在南窗下,微弱的烛光闪烁着幽光。
病眼朦胧,打开书卷,文字犹如明亮的星辰错落排列。
言辞严谨,寓意深刻,不流于俗,尽管古风淡雅,却醇厚无比。
千年佛道之害,毒害了中国,灾祸福泽都依赖于邪恶的团体。
我们决心连根拔除,彻底铲除,勇气无畏,力量强大。
这才明白,他们二人确实可堪重任,不仅词句坚定,意志也坚定。
朝廷清明,君主圣明,阳刚之气汇聚,阴暗势力逐渐消退。
朝廷大力培养贤才,给予高位,不会长久让他们在老师门下受苦。
我惭愧未能推荐他们,暂且借酒来安慰先生的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题为《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中,欧阳修赞扬石先生在东鲁二十年间引领当地人民好学,特别提到张续和李常两位学生,他们的文章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虽然朴素,但蕴含真才实学。诗人认为这两位学子不仅才华出众,而且意志坚定,堪当大任,表达了对他们的高度评价。
诗中还批评了佛教和道教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以及期待朝廷能够清除这些祸害,重用贤能。诗人自谦未能积极推荐他们,但以酒表达对石先生和学生的敬意,同时也寄望于国家的清明和君主的圣明,让贤者得以施展才能。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学生的赞美,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期盼,体现了欧阳修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