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六桥风月阊门柳,匹马还惊梦后身全文

六桥风月阊门柳,匹马还惊梦后身

明 · 欧必元
鞭弭中原五十春,凭陵一剑岂依人。
纵趋丞相厅中试,羞作诸侯幕里宾。
侠气直须齐慎到,斋心差拟学王珣。
六桥风月阊门柳,匹马还惊梦后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的《寄王伯谷先生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王伯谷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豪情与自省。

首句“鞭弭中原五十春”,以“鞭弭”比喻征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中原大地五十年的征战生涯的回顾,展现了其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坚持。接着,“凭陵一剑岂依人”,诗人以“一剑”象征个人的勇猛与独立,表明他不依赖他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勇气面对挑战,体现了他的自信与自立精神。

“纵趋丞相厅中试,羞作诸侯幕里宾”,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位权势的淡然态度。即使有机会进入权力中心,他也宁愿保持独立,不愿成为权贵的附庸,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侠气直须齐慎到,斋心差拟学王珣”,诗人将自己比作侠士慎到和王珣,前者以勇敢和智慧著称,后者则以清廉和高洁闻名。这表明诗人不仅追求外在的勇猛与智慧,更注重内心的纯净与高尚,希望在行为上能够达到慎到的勇智与王珣的清廉。

最后,“六桥风月阊门柳,匹马还惊梦后身”,诗人以江南美景六桥风月、阊门柳树为背景,想象自己如同一匹马,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回望过去,仿佛从梦境中醒来。这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反思,暗示着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