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忍听将归曲,北阙谁收痛哭书?梦绕掖垣还有竹,秋回故国岂无鱼
出处:《留别各垣科长》
明 · 邓云霄
雪涕中原感慨馀。
离亭斜日揽君裾。
南音忍听将归曲,北阙谁收痛哭书?梦绕掖垣还有竹,秋回故国岂无鱼。
他年欲访垂纶地,杜若洲边半亩居。
离亭斜日揽君裾。
南音忍听将归曲,北阙谁收痛哭书?梦绕掖垣还有竹,秋回故国岂无鱼。
他年欲访垂纶地,杜若洲边半亩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留别各垣科长》。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雪涕中原感慨馀”,以雪涕描绘出诗人离别时的哀伤情绪,中原的感慨则暗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着“离亭斜日揽君裾”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夕阳斜照下的离亭,诗人深情地挽住朋友的衣襟,这一细节充满了深情厚谊。
颔联“南音忍听将归曲,北阙谁收痛哭书?”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人的牵挂。南音,指南方的音乐,这里借指友人即将前往南方,而自己却无法陪伴左右,只能忍痛听其归乡之曲。北阙,古代宫殿的北门,象征朝廷,这里暗含对友人能否得到朝廷的重视和关怀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内心深处的痛楚。
颈联“梦绕掖垣还有竹,秋回故国岂无鱼?”运用了梦境和自然景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掖垣,古代宫中的建筑,这里借指官场,诗人梦见友人在官场中还有竹子相伴,寓意着友人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同时,秋天回归故乡,是否还能见到熟悉的鱼儿,既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心,也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
尾联“他年欲访垂纶地,杜若洲边半亩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垂纶地,钓鱼的地方,常用来比喻隐居之所。杜若洲,传说中屈原投江后,其香草杜若生长之地,这里借指理想的隐居之地。诗人想象着将来能够再次探访友人隐居之地,与友人共度半亩田居的生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复杂思绪,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离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