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
出处:《送周草庭任云南佥事》
明 · 罗玘
春草满庭芳,玩之生意长。
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
我愿草庭子,生意怕满腔。
乃持剪伐具,去我天一方。
我闻彼绝徼,蒺藜罗中央。
亦有螟与蛭,虺蛇杂蜣螂。
种种积丑恶,而于草中藏。
剪与不剪欤,我行课其场。
大哉天地仁,敛物用繁霜。
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
我愿草庭子,生意怕满腔。
乃持剪伐具,去我天一方。
我闻彼绝徼,蒺藜罗中央。
亦有螟与蛭,虺蛇杂蜣螂。
种种积丑恶,而于草中藏。
剪与不剪欤,我行课其场。
大哉天地仁,敛物用繁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罗玘的《送周草庭任云南佥事》以春草为引,表达了对友人赴任边疆的关切和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首句“春草满庭芳,玩之生意长”描绘了春日庭院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的景象,暗寓友人的仕途如春草般充满活力。接着,“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进一步延伸,说明草木生长过盛可能会影响到庄稼,暗示了边地环境的复杂。
诗人以“我愿草庭子,生意怕满腔”表达对友人任职之地草木丛生可能带来的困扰的担忧,同时也寓言了官场的纷扰。“乃持剪伐具,去我天一方”则写出了友人带着剪除杂草的工具远离家乡,暗示了他即将面对的艰难任务。
接下来,诗人通过想象边疆恶劣的环境——“彼绝徼,蒺藜罗中央”,以及其中的虫害象征,如“螟与蛭,虺蛇杂蜣螂”,形象地展示了友人将要面临的挑战。他思考着“剪与不剪”的问题,决定亲自去实地考察并做出判断。
最后两句“大哉天地仁,敛物用繁霜”以天地之大仁,比喻朝廷的治理之道,认为即使需要严冬般的考验(繁霜),也要有序地管理万物,寄寓了对友人坚定信念和公正执法的期待。
整首诗以春草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寓意,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官场生态的深沉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