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出处:《杏山馆听子规》
唐 · 窦常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髣髴千声一度飞。
云埋老树空山里,髣髴千声一度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楚塞:楚地的边塞,泛指偏远地区。馀春:残存的春天,指春意已不再浓厚。
断猿:断续的猿猴叫声。
沾衣:形容泪水或露水打湿了衣服。
云埋:云雾遮蔽。
髣髴:仿佛,好像。
千声一度飞:形容猿鸣声连续不断。
翻译
楚地边塞的春意正渐渐消退,今夜的猿啼声断断续续,让人忍不住泪湿衣裳。老树隐藏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仿佛能听到那千百声哀猿悲鸣,一声接一声地回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诗人在杏山馆中聆听着蝉鸣声,感受着秋意渐浓。"楚塞馀春听渐稀",开篇便设定了季节与环境,表达了对春光难留的无奈情怀。春天的繁华已逐渐远去,而诗人却仍在深山中沉醉于蝉鸣声之中。
"断猿今夕让沾衣"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凄凉。"断猿"指的是夜晚时分的寂静,连猿猴的声音也已停止,似乎整个世界都在沉睡,而诗人却仍旧清醒,与蝉鸣声为伴,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深夜难眠的心境。
接下来的"云埋老树空山里",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云埋老树"给人以山林被云雾缭绕的意象,而"空山里"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之环境的荒凉与宁静。
最后一句"髣髴千声一度飞",展现了蝉鸣声的壮观场景。蝉鸣声如同千军万马般,一次又一次地在空山中回响,让人听后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蝉鸣声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孤寂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同时也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