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借关河供远眼,不辞泥淖困初程
出处:《大雨中离三山宿天章寺》
宋 · 陆游
苦雨催寒不肯晴,晚来馀势更纵横。
云如山坏长空黑,风似潮回万木倾。
要借关河供远眼,不辞泥淖困初程。
解衣一笑僧窗下,几两青鞋了此生。
云如山坏长空黑,风似潮回万木倾。
要借关河供远眼,不辞泥淖困初程。
解衣一笑僧窗下,几两青鞋了此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苦雨:形容连续不断且带有寒意的雨。馀势:剩余的势头,此处指雨势。
云如山坏:比喻乌云密布如同山峰崩塌。
风似潮回:形容风力大如潮水回涌。
关河:泛指壮丽的山水,也可指边关河流。
泥淖:烂泥和水洼,形容道路艰难。
僧窗下:僧人的居所,暗示宁静的环境。
几两青鞋:几双青色鞋子,象征简朴生活。
翻译
连绵的苦雨催促着寒冷不愿放晴,傍晚时分雨势更是猛烈无常。乌云像山崩塌般遮蔽天空,变得漆黑一片,风像潮水般涌来,吹得树木摇摆不定。
我渴望借助这壮丽的河山开阔眼界,即使道路泥泞难行,也不怕初程艰难。
在僧舍窗下脱下衣物,轻松一笑,穿着几双青鞋度过余生,便是我的人生归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大雨中离别三山,宿于天章寺时的景象。"苦雨催寒不肯晴",形象地写出雨势之大和天气之冷,仿佛连老天也被催促着加快降雨,不愿放晴。"晚来馀势更纵横",进一步强调雨势在傍晚时分更加猛烈,横扫天地。
"云如山坏长空黑,风似潮回万木倾",运用比喻,将乌云比作崩塌的山峰,天空变得漆黑一片,而风雨之大如同潮水般席卷,树木都被吹得东倒西歪。这样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壮观。
诗人身处困境,却心怀壮志:"要借关河供远眼,不辞泥淖困初程",他渴望通过眼前的景色开阔眼界,即使道路泥泞,行程艰难,也毫不犹豫。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诗人以"解衣一笑僧窗下,几两青鞋了此生"收尾,表达在僧舍窗下脱去湿衣,暂且放松心情的一刻,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