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
出处:《巴川衲子求诗》
宋 · 释德洪
水西南台底气象,绿疏青琐湘江上。
门人俯槛看诸方,笑声散落千岩响。
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
问渠何所见而去,峰高难宿孤飞云。
门人俯槛看诸方,笑声散落千岩响。
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
问渠何所见而去,峰高难宿孤飞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水西南台底气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之中,绿树疏影与青色的栏杆映衬在湘江之上,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门人俯槛看诸方,笑声散落千岩响”,描绘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欢笑的情景,笑声回荡在山间,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两句,引入了僧人的形象,夜晚僧人敲门,寻求诗人的帮助,想要了解汾阳五世孙的故事,这里不仅展现了僧人的虔诚与求知欲,也暗含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最后,“问渠何所见而去,峰高难宿孤飞云”,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思考,峰顶之高,难以留住孤独飞翔的云朵,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永恒。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描绘,传达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