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谢门前客,从今传酒箴
出处:《览古四十二首》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成都卖卜士,大易先天心。
弟子一区宅,桑榆有馀阴。
何为天禄阁,忘身几陆沈。
门前载酒者,奇字时相寻。
为谢门前客,从今传酒箴。
弟子一区宅,桑榆有馀阴。
何为天禄阁,忘身几陆沈。
门前载酒者,奇字时相寻。
为谢门前客,从今传酒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成都的卜者,深谙《易经》之理,他的智慧和学问源自于对宇宙自然法则的先天理解。他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弟子,以一区宅院为场所,寓教于桑榆之荫,显示出其教育后辈的慈祥与余荫。诗人提及“天禄阁”,暗示卜者可能在研究高深的学问,甚至为此付出忘我之代价,几乎陷入困境。
然而,门外常有载酒之人来访,他们对卜者的学问充满好奇,不时前来请教那些奇特难解的问题。诗人借此表达对卜者的敬意,也提醒那些访客要珍惜卜者的智慧,从他那里学到人生的道理,就像饮酒一样,既能解渴,又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卖卜士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学者的风范和学问的传承,以及人与人之间寻求智慧交流的温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