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底篝灯寒听雨,匣中剑气晓和烟
出处:《次韵答惕予吴明府夜泊平乐不寐见怀之作》
明 · 何其伟
纵苇如川亦是仙,乘流载笔独谈天。
因思圣主醒庄梦,爰及巴人赋郢篇。
篷底篝灯寒听雨,匣中剑气晓和烟。
欢趋宪府酬知己,奏最名高治行先。
因思圣主醒庄梦,爰及巴人赋郢篇。
篷底篝灯寒听雨,匣中剑气晓和烟。
欢趋宪府酬知己,奏最名高治行先。
鉴赏
这首诗以灵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文士在夜晚泊舟平乐时的思绪与情感。首联“纵苇如川亦是仙,乘流载笔独谈天”开篇即展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他能驾驭江河,以笔为舟,在文字的海洋中自由畅游,与天地对话,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智慧。
颔联“因思圣主醒庄梦,爰及巴人赋郢篇”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他联想到古代圣贤如何从梦境中获得启示,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也暗含着诗人对于自身创作灵感的期待与追求。
颈联“篷底篝灯寒听雨,匣中剑气晓和烟”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舟的情景,篷下灯光昏黄,寒风细雨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同时,“匣中剑气晓和烟”一句,以剑气与晨烟相映,既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坚韧与锐利,也暗示着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
尾联“欢趋宪府酬知己,奏最名高治行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他期待着能够与知音相聚于官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赞誉,体现了诗人既有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也有对社会贡献的积极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