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详味吁谟章,用意过杨柳全文

详味吁谟章,用意过杨柳

宋 · 晁冲之
伯也今代豪,嗜诗如嗜酒。
赋多转遒劲,语老愈深厚。
尘言删不存,妙句元自有。
白华忽补亡,关睢不为首。
埙篪起兄弟,珠玉到朋友。
吟咏九日菊,沉酣八月酎。
搜剔发清新,联翩杂奇丑。
详味吁谟章,用意过杨柳
但使身愈穷,未信名可朽。
不知造物意,令作清庙不。

注释

伯也:他。
豪:豪杰。
嗜:爱好。
遒劲:刚劲有力。
语老:语言老练。
深厚:丰富深厚。
尘言:世俗之言。
妙句:精妙的句子。
白华:美好的事物。
亡:消逝。
首:首选。
埙篪:古代乐器,象征和谐。
朋友:朋友关系。
九日菊:重阳节的菊花。
酎:醇酒。
搜剔:搜寻提炼。
清新:新颖清新。
详味:仔细品味。
过:超过。
杨柳:比喻深情。
愈穷:处境困厄。
名可朽:名声会朽灭。
造物意:造物主的意图。
清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这里指圣贤地位。

翻译

他如今是当代豪杰,对诗歌的热爱如同对美酒。
他的诗篇越发刚劲有力,语言虽老却更加深沉丰富。
世俗之言无需保留,精妙的句子本就天成。
白华虽已消逝,但他并未以《关雎》为首选。
兄弟之情如埙篪共鸣,友情如珠玉般珍贵。
他在重阳节吟咏菊花,醉心于八月醇酒。
他的创作追求新颖清新,既有优美也有奇特。
仔细品味他的篇章,用心之深超过杨柳。
只要自身境遇困厄,他不信名声会朽灭。
不明造物主的意图,是否让他成为清庙中的圣贤。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晁冲之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开篇“伯也今代豪,嗜诗如嗜酒”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伯仲的赞赏,以及他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就像嗜好美酒一样。

接下来的“赋多转遒劲,语老愈深厚”描绘了伯仲在文学上的造诣,特别是在赋体方面表现出的才华和力量,这种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得深沉和醇厚。

“尘言删不存,妙句元自有”则强调了一种文学观点,即真正的好作品是自然流露,不需要过多修饰,而那些平庸的言辞最终会被淘汰。接着,“白华忽补亡,关睢不为首”可能是在赞美伯仲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他能够将已逝去的诗意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并不追求表面的新奇。

“埙篪起兄弟,珠玉到朋友”则是用比喻的手法,将文字和情谊相互比较,强调了文学创作与深厚友谊之间的联系。接下来的“吟咏九日菊,沉酣八月酎”描绘了一幅诗人与朋友共同享受自然美景、品酒吟诗的情境。

“搜剔发清新,联翩杂奇丑”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不断地寻找新的灵感和素材,将之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其不断更新。紧接着,“详味吁谟章,用意过杨柳”则是在赞美伯仲在文学上的细致体味,以及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深度。

最后,“但使身愈穷,未信名可朽”和“不知造物意,令作清庙不”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目的的一种质疑。诗人认为,只要内心不贫瘠,对于外界的荣辱并不在乎;同时,对于自然万物和宇宙的创造之意,诗人保持着一种敬畏和不解,这种复杂的情感又促使他去探索文学创作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与文学的双重歌颂,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