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
出处:《次韵答盐官傅秀才》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欲有险于阱,千金身陡沉。
争名急饥渴,对面九关深。
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
蟾蜍泄喜愠,籧篨阅晴阴。
意到得所指,不作寒鸢吟。
斯人定不恶,我辈许同襟。
去去复去去,白鸥未遐心。
争名急饥渴,对面九关深。
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
蟾蜍泄喜愠,籧篨阅晴阴。
意到得所指,不作寒鸢吟。
斯人定不恶,我辈许同襟。
去去复去去,白鸥未遐心。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次韵答盐官傅秀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名利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清音的欣赏。首句以“欲有险于阱,千金身陡沉”比喻人生的艰难与危险,暗示了追逐名利可能导致的沉沦。接着,“争名急饥渴,对面九关深”进一步描绘了名利之心的强烈和道路的曲折。
然而,诗人并未被这些世俗诱惑所困,他转向了自然:“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海城边的山水发出清脆的声音,寓意着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蟾蜍泄喜愠,籧篨阅晴阴”来象征自然的变化,暗示人生应如山水般包容万物,不为情绪所左右。
“意到得所指,不作寒鸢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他明白真正的快乐不在外物,而在内心的理解与领悟。最后两句“斯人定不恶,我辈许同襟”表达了诗人对傅秀才的认同,认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胸襟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