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多疏惰,幽栖更称情
出处:《闲居遣怀十首 其八》
唐 · 姚合
野性多疏惰,幽栖更称情。
独行看影笑,闲坐弄琴声。
懒拜腰肢硬,慵趋礼乐生。
业文随日遣,不是为求名。
独行看影笑,闲坐弄琴声。
懒拜腰肢硬,慵趋礼乐生。
业文随日遣,不是为求名。
注释
野性:天性。疏惰:懒散。
幽栖:安静的生活。
称情:符合心意。
独行:独自漫步。
影笑:自己的影子微笑。
闲坐:闲暇时。
弄琴声:弹奏琴声。
懒拜:懒得行礼。
腰肢硬:身体僵硬。
慵趋:提不起兴趣。
礼乐生:社交活动。
业文:写作。
遣:消磨。
求名:追求名誉。
翻译
我天性懒散,喜欢安静的生活更符合我的心意。独自漫步时,看着自己的影子微笑,闲暇时弹奏琴声自娱。
懒得行礼,身体僵硬,对社交活动也提不起兴趣。
我写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并非追求名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野间的悠然自得与超脱世俗的情景。"野性多疏惰,幽栖更称情"表明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选择隐居于偏僻之地的心理状态。"独行看影笑,闲坐弄琴声"则展示了诗人在寂静环境中的自得其乐,他与自己影子为伴,偶尔弹奏琴瑟,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懒拜腰肢硬,慵趋礼乐生"透露出诗人的不羁个性,对于世俗礼节和繁文缛节的漠视态度。他的身体不愿屈尊于繁文缛节之中,而内心则宁愿沉浸在艺术与音乐的氛围里。
最后两句"业文随日遣,不是为求名"表达了诗人创作文学作品的态度,他写作并非为了追求名声或功利,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随性地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样的创作状态与现代所强调的职业化、商业化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个人兴趣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和流畅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之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