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垂芳在一经,茂林修竹读书声
出处:《题环锦亭》
宋 · 赵善卞
百世垂芳在一经,茂林修竹读书声。
园池日涉皆成趣,景物天然分外清。
聊复垂纶藏渭钓,等閒释耒起莘耕。
知君自有真良贵,岂羡斯亭锦得名。
园池日涉皆成趣,景物天然分外清。
聊复垂纶藏渭钓,等閒释耒起莘耕。
知君自有真良贵,岂羡斯亭锦得名。
注释
百世:指历史长远。一经:一部经典著作。
茂林修竹:茂盛的树林和高大的竹子。
读书声:读书人的声音。
园池:园林池塘。
日涉:每日涉足。
皆成趣:都充满了乐趣。
景物天然:自然景色。
垂纶:垂钓。
渭钓:像姜太公在渭水垂钓。
释耒:放下农具。
莘耕:古代学宫附近耕地,象征求学。
知君:我知道你。
真良贵:真正的高贵品质。
斯亭:这座亭台。
锦得名:因美景而闻名。
翻译
百代的芬芳都凝聚在这部经典中,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回荡着读书声。每日漫步园林,处处充满趣味,自然景色格外清新。
姑且放下钓鱼竿,如同姜太公渭水垂钓,随意地放下农具开始耕田。
我知道你自有真正的高贵品质,哪里会羡慕这亭台楼阁因美景而闻名。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环锦亭》,作者是宋代的赵善卞。诗中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的理想画卷。首句“百世垂芳在一经”强调了经典学问的永恒价值,读书声从茂林修竹间传出,显得格外宁静。接着,“园池日涉皆成趣”写出了日常在园林中漫步的乐趣,自然景色清新宜人。
诗人以“聊复垂纶藏渭钓”表达闲适之情,暗含隐居之意,与“等閒释耒起莘耕”相呼应,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知君自有真良贵,岂羡斯亭锦得名”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认为其内在德行高尚,不追求表面的名声,而是看重真实的品质和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环锦亭的环境描写和隐逸生活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和对淡泊名利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