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
出处:《宿屺瞻夜赋 其一》
宋 · 马廷鸾
咿轧篮舆度晓岑,抚今怀昔泪淋淫。
蓼莪老去仍追诵,常棣新来又废吟。
有恨台瓜随蔓尽,无情涧藻与波沉。
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
蓼莪老去仍追诵,常棣新来又废吟。
有恨台瓜随蔓尽,无情涧藻与波沉。
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
注释
篮舆:竹篮,古代一种交通工具。晓岑:拂晓时分的山岭。
蓼莪:古诗篇名,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常棣:古诗篇名,兄弟亲情的象征。
台瓜:比喻子女。
涧藻:水边植物,象征生活状态。
僧窗:僧人居住的窗户。
儿寒:孩子受寒。
母心:母亲的爱心和关怀。
翻译
吱呀作响的竹篮穿过拂晓山岭,回忆过往泪水涟涟。年迈的我依然朗诵《蓼莪》,新近却停止了《常棣》的吟唱。
心中遗憾,如同瓜藤上的果实已尽,无情感的水草随波沉没。
僧房中,月光凄苦难以入眠,切勿再吟唱孩子寒冷触动母亲的心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马廷鸾的作品,名为《宿屺瞻夜赋(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淡淡的哀愁。
“咿轧篮舆度晓岑,抚今怀昔泪淋淫。”这里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骑着驴车穿越山岭的情景。诗人的心中充满对往昔的回忆和不舍,眼泪因而纷纷。
“蓼莪老去仍追诵,常棣新来又废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喜爱,无论是年迈还是新学,都会不断地吟诵和背诵。这里透露出诗人的学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有恨台瓜随蔓尽, 无情涧藻与波沉。”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哀愁的情感。台上的瓜果随着藤蔓而去,就像无情的溪水中漂浮着落叶一样,都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最后两句则写诗人在寺庙的窗前,对着明亮的月光,却因思念而难以入睡。同时,他听到孩子冷得发抖的声音,这更加深了他的哀愁和对母亲的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