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因世态翻新样,肯为人嘲换故吾
出处:《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五》
清末民国初 · 方仁渊
自逞疏狂自笑愚,头衔别署号诗臞。
岂因世态翻新样,肯为人嘲换故吾。
得句不妨呼郑婢,爱才直欲拜萧奴。
芙蓉不与春争艳,甘向秋江傲影孤。
岂因世态翻新样,肯为人嘲换故吾。
得句不妨呼郑婢,爱才直欲拜萧奴。
芙蓉不与春争艳,甘向秋江傲影孤。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方仁渊所作的《癸未四十述怀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个性和独立精神的坚持,以及对才华和友谊的珍视。
首联“自逞疏狂自笑愚,头衔别署号诗臞”,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追求个性自由、不拘泥于世俗礼法的形象,虽被他人视为“疏狂”、“愚钝”,但诗人却乐在其中,以“诗臞”为自己的别号,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
颔联“岂因世态翻新样,肯为人嘲换故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本色的决心。他不会因为外界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性格或行为,即使面对嘲笑和误解,也坚决保持自我,体现了其坚定的个性和独立精神。
颈联“得句不妨呼郑婢,爱才直欲拜萧奴”,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于人才的尊重。他不仅在创作时能够随意地呼唤“郑婢”(可能指代的是诗友或助手),还愿意像对待“萧奴”(古代文人对才华出众者的尊称)一样,对才华横溢的人表达敬意和欣赏,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艺术的真诚追求。
尾联“芙蓉不与春争艳,甘向秋江傲影孤”,以自然界的芙蓉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不求名利、不与世俗争艳的高洁情操。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在秋江边傲然独立,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坚守自我品格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坚守自我价值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