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裁团扇呈歌态,又蹙蛾眉怨薄情
出处:《元夕召客值月食三首》
明 · 邓云霄
云箔霞绡卷太清,仙宫环佩正盈盈。
新裁团扇呈歌态,又蹙蛾眉怨薄情。
天上春阴生积霭,人间芳宴待重明。
妖蟆扫尽银蟾在,依旧同游不夜城。
新裁团扇呈歌态,又蹙蛾眉怨薄情。
天上春阴生积霭,人间芳宴待重明。
妖蟆扫尽银蟾在,依旧同游不夜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时分,月食发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神秘与美丽。首句“云箔霞绡卷太清”,以“云箔”和“霞绡”比喻天空中的云彩和霞光,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壮丽景象,“卷太清”则暗示着夜幕的降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仙宫环佩正盈盈”一句,将月食时的月亮比作仙宫中飘动的环佩,既体现了月亮的美丽,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新裁团扇呈歌态,又蹙蛾眉怨薄情”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团扇比作女子,蹙蛾眉则表达了对薄情的不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天上春阴生积霭,人间芳宴待重明”两句,从天上到人间,描绘了月食前后不同的景象。春阴和积霭象征着月食带来的阴暗,而人间的芳宴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光明与美好的追求。
最后,“妖蟆扫尽银蟾在,依旧同游不夜城”两句,以“妖蟆”指代月食,强调了月食后的恢复,银蟾代表月亮的回归,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重现。同时,“同游不夜城”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同享受夜晚美好时光的愿望,充满了乐观与和谐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