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从大嵙崁,策杖加九岸
出处:《自大嵙崁行达加九岸大营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陈衍
言从大嵙崁,策杖加九岸。
主人曰闻戒,兵卫资蔽捍。
初逢野番来,裸裎发披散。
腰间皆佩牛,玃顾目殊睅。
颔之俾驯扰,亦自启笑粲。
路转竹头角,昏黑榛莽乱。
丛丛罴可隐,敢以伏戎玩。
当关一失险,枯朽尽为难。
蠢尔鸟兽群,亦有教猱叹。
主人曰闻戒,兵卫资蔽捍。
初逢野番来,裸裎发披散。
腰间皆佩牛,玃顾目殊睅。
颔之俾驯扰,亦自启笑粲。
路转竹头角,昏黑榛莽乱。
丛丛罴可隐,敢以伏戎玩。
当关一失险,枯朽尽为难。
蠢尔鸟兽群,亦有教猱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大嵙崁前往加九岸大营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言从大嵙崁,策杖加九岸”开篇点题,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行程的起点和终点。接着,“主人曰闻戒,兵卫资蔽捍”两句,通过描述沿途的守卫与警戒,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暗示了此行的目的地可能蕴含着某种不寻常的使命或挑战。
“初逢野番来,裸裎发披散”描绘了与当地原住民的首次相遇,通过“裸裎”这一细节,展现了原始部落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与好奇。“腰间皆佩牛,玃顾目殊睅”则进一步展示了原住民的独特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颔之俾驯扰,亦自启笑粲”表现了作者与原住民之间的互动,通过“颔之”这一动作,既体现了对原住民的接纳与友好,也反映了双方在交流中产生的轻松愉快氛围。
“路转竹头角,昏黑榛莽乱”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变化,从明亮逐渐转入昏暗,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未知。而“丛丛罴可隐,敢以伏戎玩”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与防范意识。
“当关一失险,枯朽尽为难”强调了守卫关卡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微小的疏忽也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最后,“蠢尔鸟兽群,亦有教猱叹”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即即便是看似低等的生物,也有其生存智慧和适应策略,人类的行为是否合理值得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描绘,更蕴含了对社会、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