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雏随母去,孤雁念群飞
出处:《哭先兄三首》
明 · 邓林
江上与兄别,岁阑期我归。
众雏随母去,孤雁念群飞。
屈指三秋隔,回头万事非。
故山松下泪,何日一沾衣。
众雏随母去,孤雁念群飞。
屈指三秋隔,回头万事非。
故山松下泪,何日一沾衣。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林所作的《哭先兄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的是对已故兄长的深切哀思。诗中通过江边分别、季节更迭、家庭变迁、时间流逝以及对故乡的思念等元素,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
首句“江上与兄别,岁阑期我归”,描绘了与兄长在江边分别的情景,时值年末,诗人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归,与兄长团聚。然而,这却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
接着,“众雏随母去,孤雁念群飞”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孤雁,表达了在兄长离世后,自己如同失去同伴的孤雁,渴望重新回到群体之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屈指三秋隔,回头万事非”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变化之快。屈指计算,三秋(秋季)的时间已经过去,而回头一看,曾经的一切都已经改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故山松下泪,何日一沾衣”以“故山松下”的场景结束,象征着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想象着在故乡的松树下哭泣,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能够再次见到兄长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