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时有道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
忽见伯时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天马西来从西极,势与落日争分驰。
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羁。
元狩虎脊聊可友,开元玉花何足奇。
伯时有道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
丹青弄笔聊尔耳,意在万里谁知之。
干惟画肉不画骨,而况失实空留皮。
烦君巧说腹中事,妙语欲遣黄泉知。
君不见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潭潭:形容深沉的样子。古屋:古老的房屋。
乱丝:比喻书籍杂乱无章。
伯时:李伯时,北宋画家。
天马:神话中的神马,象征自由和力量。
元狩:汉武帝年号。
开元:唐玄宗年号。
吏隐:官员中的隐士。
腹中事:内心的故事或寓意。
韩生: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厩马:马厩中的马。
翻译
深沉的古屋上空乌云低垂,满目中文书籍纷乱如丝。忽然看见李伯时的天马图,北风吹过,沙漠中的景象仿佛显现眼前。
天马从西方极地而来,势头与落日竞相疾驰。
天马身躯壮硕,头部八尺,矫健奔腾,不受人间束缚。
元狩虎脊的勇猛,开元玉花的华美,都算不上奇异。
李伯时有道,是真正的隐士,饮食起居不羡慕山林间的雌鸟。
他只是随意挥毫作画,真正的意境却在万里之外,无人能解。
只画皮不画骨,更何况描绘失真,徒留皮囊。
请你巧妙地讲述画中的故事,用精彩的言语让黄泉下的人都能感知。
你没听说吗?韩愈自己说并无学问,但马厩里的万匹马都是他的老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画之作,描绘的是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的画作,以及作者对该画的欣赏和感悟。
诗人通过“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书如乱丝”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荒凉的氛围,笔触轻快地勾勒出一幅古朴而神秘的画面。紧接着,“忽见伯时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则是诗人突然发现李伯时所藏韩干画马的惊喜,这里的“天马”形象生动,给人以无比威武之感。
“天马西来从西极,势与落日争分驰”两句中,天马仿佛来自遥远的西方边陲,与夕阳争辉,展现出一种疾风骤雨般的动感和力量。接着,“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羁”则描绘了画中马匹的雄健与自由,不受世俗羁绊。
“元狩虎脊聊可友,开元玉花何足奇”此处诗人以韩干之技比喻李伯时之道,暗示李伯时的人品和修养如同韩干的画艺,都是难得的佳话。随后,“伯时有道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则表达了诗人对李伯时德行的赞赏,认为他是位品格高尚、不图名利之士。
“丹青弄笔聊尔耳,意在万里谁知之”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感慨,他觉得自己的书法与李伯时藏画相比,只不过是在玩弄笔墨而已,而真正的艺术追求和内涵,则难以被世人所理解。
“干惟画肉不画骨, 而况失实空留皮”此处诗人引述韩干之言,表明绘画应重视形神兼备,不仅要描摹物象的外在形态,还要捕捉其内在精神。接着,“烦君巧说腹中事,妙语欲遣黄泉知”则是诗人对李伯时藏画中的深意和情感的探究,希望能有机会听到伯时对这幅画的独到见解。
最后,“君不见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两句引用了韩干的话,强调他之所以能够绘制出卓越的画作,是因为他从自然中学习,从每一匹马身上都能获得灵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古代名画的鉴赏能力,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