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满珠帘月满天,凤城挝鼓夜悠然
出处:《都城冬夜醉眠》
明 · 赵完璧
霜满珠帘月满天,凤城挝鼓夜悠然。
风尘宦况淡于水,山海归心急似弦。
一醉清宵冥世态,五更银烛揽愁眠。
蓼虫合是忘辛物,白首衰颓恨未前。
风尘宦况淡于水,山海归心急似弦。
一醉清宵冥世态,五更银烛揽愁眠。
蓼虫合是忘辛物,白首衰颓恨未前。
鉴赏
这首《都城冬夜醉眠》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冬夜晚京城中的醉眠图景,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与哲思。
首联“霜满珠帘月满天,凤城挝鼓夜悠然”,以霜满珠帘、月满天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同时点明了地点为京城,时间则是在夜晚。凤城挝鼓,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悠然二字,既是对当前情境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颔联“风尘宦况淡于水,山海归心急似弦”,转而深入探讨诗人的内心世界。风尘宦况,指官场生涯的艰辛与复杂,诗人将其比作淡于水,形象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漠态度。山海归心,则是比喻对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生活的渴望,急似弦则强调了这种渴望之强烈,仿佛琴弦上的音符,随时可能激荡而出。
颈联“一醉清宵冥世态,五更银烛揽愁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醉酒后的超脱与对现实世界的暂时逃避。一醉清宵,意味着在短暂的醉梦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五更银烛,则是深夜时分,诗人独自面对银色的烛光,试图在沉思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联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蓼虫合是忘辛物,白首衰颓恨未前”以蓼虫(一种能适应苦味的昆虫)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苦涩的接受与适应,同时也流露出对年华逝去、壮志未酬的感慨。白首衰颓,既是对自己老去的无奈承认,也是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