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出处:《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唐 · 孟郊
欲知惜别情,泻水还清池。
此地有君子,芳兰步葳蕤。
手掇杂英佩,意摇春夜思。
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此地有君子,芳兰步葳蕤。
手掇杂英佩,意摇春夜思。
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欲知:想要了解。惜别情:离别的情感。
泻水:倾倒水流。
清池:清澈的池塘。
此地:这里。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芳兰:芬芳的兰花。
步葳蕤:繁茂生长。
手掇:亲手采摘。
杂英:各种花卉。
佩:佩戴。
春夜思:春天夜晚的思绪。
莫作:不要成为。
绕山云:环绕山峰的云彩。
循环:不断循环。
无定期:没有固定的时间或归期。
翻译
想要理解离别的深情,就像倒水回清澈的池塘。这里住着君子,芬芳的兰花在繁茂生长。
亲手摘取各种花卉佩戴,心中思绪在春夜中摇曳。
不要做环绕山峰的飘忽云彩,没有固定归期和终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惜别之情。
“欲知惜别情,泻水还清池。”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水泻清池来表达对离别的眷恋与不舍。泻水,即倒出水来的样子,常用以比喻情感的深厚和纯净。而“清池”则象征着静谧和深远的友情。
“此地有君子,芳兰步葳蕤。” 这两句写诗人在别离之际,心中所想的那位君子(即李益端公),以及对其品德的赞美。芳兰指的是香气浓郁的兰花,常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格;“步葳蕤”则形容兰草丛生,其间小径蜿蜒,隐喻着君子的脚步所至之处。
“手掇杂英佩,意摇春夜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夜的寂寞中,独自一人时的心境。手捡着花瓣或是佩饰,心中却是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深沉的思念。
“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这两句劝诫自己不要像绕山的云一样,在思念中徘徊不止。诗人意识到这种循环的思念没有尽头,因此在情感上给予了自己一种警示和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深沉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