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成图片珍重藏,留作他年祥符记
出处:《苏君亦可庭莲开并蒂摄图索题漫笔赠之》
清末民国初 · 郑国藩
吾闻殃祥以类至,禽虫草木能表异。
君家有莲并蒂开,童稚欢呼作如意。
如意原是吉庆语,感召还从人事致。
羡君兄弟日怡怡,天遣花神一献瑞。
不见田氏堂前荆,倏忽枯荣谁能閟。
摄成图片珍重藏,留作他年祥符记。
君家有莲并蒂开,童稚欢呼作如意。
如意原是吉庆语,感召还从人事致。
羡君兄弟日怡怡,天遣花神一献瑞。
不见田氏堂前荆,倏忽枯荣谁能閟。
摄成图片珍重藏,留作他年祥符记。
鉴赏
此诗《苏君亦可庭莲开并蒂摄图索题漫笔赠之》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诗中运用了“殃祥以类至”这一哲学思想,即灾祸与吉祥往往以相似的方式降临,以此引出自然界中的现象如禽兽、草木等也能预示不同的情感或事件。诗中提到“君家有莲并蒂开”,赞美苏君家中莲花双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接着,诗人通过“童稚欢呼作如意”描绘了孩子们对这一景象的喜悦之情,进一步强调了并蒂莲带来的吉祥寓意。诗人认为这种如意的景象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人们内心的善良与美好,是上天派遣的花神为人间带来的一份特别的祝福。
随后,诗人以“不见田氏堂前荆,倏忽枯荣谁能閟”为转折,借喻世事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与美好,因为它们可能如同荆棘一样,转瞬即逝。最后,诗人希望将这珍贵的瞬间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未来祥瑞的见证。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入了人生哲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