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全文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

出处:《上邵宝文
宋 · 王令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
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兹道方中否,流风有后艰。
客来方病宪,人戚不堪颜。
士有高山仰,身尝逸驾攀。
径心思古到,独手欲今扳。
憔悴穷年学,乖疏五两纶。
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
蹈海时何谓,无田力亦孱。
清醒甘泽畔,富贵奈墦间。
进壮羝羊触,行屯乘马班。
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
时已输雌雉,心犹耻瘠环。
偶逢邦有道,喜眷涕无潸。
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
虽归滕国圣,尚贱许行蛮。
进效无横草,希仁等弃官。
圣门犹进惑,惠政况先鳏。
自道非能赋,几希不敢删。
误知何以报,忠信赤心殷。

拼音版原文

chūchùshēnzhīdàoqióngtōngmìngsuǒguān

kǒngyóuwénsòngzhú退tuìliánghái

dàofāngzhōngfǒuliúfēngyǒuhòujiān

láifāngbìngxiànrénkānyán

shìyǒugāoshānyǎngshēnchángjiàpān

jìngxīndàoshǒujīnbān

qiáocuìqióngniánxuéguāishūliǎnglún

yánwényǐnquǎnshíjīnxián

dǎohǎishíwèitiánchán

qīngxǐnggānpànguìnàifánjiān

jìnzhuàngyángchùxíngtúnchéngbān

shípínxīndàozàiyùnjiànxiàoérwán

shíshūzhìxīnyóuchǐhuán

ǒuféngbāngyǒudàojuànshān

guānshuǐqiúkuīhǎizhītiānyuànshìshān

suīguīténgguóshèngshàngjiànxíngmán

jìnxiàohéngcǎorénděngguān

shèngményóujìnhuòhuìzhèngkuàngxiānguān

dàofēinénggǎnshān

zhībàozhōngxìnchìxīnyīn

注释

身之道:人生的道路。
穷通:穷困或通达。
孔:孔子。
逐:排挤。
轲:轲子。
退:退隐。
兹道:这条道路。
流风:遗留的风尚。
艰:困难。
病宪:病重。
人戚:人们忧愁。
高山:学术高峰。
逸驾攀:超越自我攀登。
古到:古人之道。
今扳:把握当今真理。
憔悴:困顿。
五两纶:世俗格格不入。
鱼盐:隐士生活。
畎亩:田园。
蹈海:面临大海。
无田:没有田地。
清醒:清贫守道。
富贵奈墦间:富贵中迷失。
进壮羝羊触:勇往直前。
行屯乘马班:行动有序。
愠见:对...感到愤怒。
顽:无知者。
雌雉:权势。
瘠环:贫瘠的境遇。
邦有道:国家清明。
涕无潸:泪流满面。
窥海:窥探大海。
适山:向往山林。
滕国圣:滕国的圣贤之地。
许行蛮:许行为贱民。
横草:侵犯他人。
弃官:放弃官位。
进惑:困惑。
先鳏:孤独者。
赋:文字。
删:删减。
误知:错误的认知。
报:回报。
忠信:忠诚。
赤心:赤诚之心。

翻译

人生的道路,穷困或通达都由命运决定。
孔子曾因宋国排挤而离开,轲子也因梁国拒绝而退隐。
这条道路如今是否还能通行?遗留的风尚后人难以继续。
客人来访正值我病重,人们忧愁无法保持常态。
读书人仰慕高山,试图超越自我攀登学术高峰。
独自思考古人之道,试图亲手把握当今的真理。
多年勤奋学习却困顿,与世俗格格不入。
从古代隐士的生活得知,田园生活也能让人安闲。
即使面临大海,没有田地也显得无力。
宁愿清贫守道,也不愿在富贵中迷失。
勇往直前如壮年的公羊,行动有序如行伍中的马班。
在贫困中仍欣喜于道的存在,对无知者的嘲笑感到愤怒。
虽然失去了雌雉般的权势,内心仍耻于贫瘠的境遇。
偶尔遇到国家清明,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泪流满面。
如同观水以窥探大海,知天意而向往山林。
虽然回归滕国的圣贤之地,但仍视许行为贱民。
尽力效仿不侵犯他人,期望仁德之人放弃官位。
圣门仍有困惑,仁政更需关注孤独者。
自知无才,不敢随意删减文字。
错误的认知如何回报?唯有忠诚和赤诚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令所作,名为《上邵宝文》。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和政治理想的诗歌。诗中充满了对古代圣哲及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个人处境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道路选择的困惑和无奈,通过引用古代圣贤,如孔子、宋玉等人的遭遇,以此来比喻自己在个人发展和政治生涯中的挣扎。

"兹道方中否,流风有后艰。客来方病宪,人戚不堪颜。士有高山仰,身尝逸驾攀。径心思古到,独手欲今扳。"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追求高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渴望。

接下来,诗中多处提及了个人学问、生活状态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借鉴,如"憔悴穷年学,乖疏五两纶。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蹈海时何谓,無田力亦孱。清醒甘泽畔,富贵奈墦间。进壮羝羊触,行屯乘马班。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 这些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渴望,对于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待遇到的种种困境和挑战持有的态度。

最后,诗中也有表达个人愿景与政治抱负,如"时已输雌雉,心犹耻瘠环。偶逢邦有道,喜眷涕无潸。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虽归滕国圣,尚贱许行蛮。进效无横草,希仁等弃官。" 这些句子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反映了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体价值、社会责任和政治理想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