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出丹穴,五采耀晴旭
出处:《灵凤篇》
元末明初 · 蓝仁
鸣凤出丹穴,五采耀晴旭。
朝饮瑶池流,暮栖昆山木。
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
重华去已久,淳风何由复。
不闻夔乐谐,但复楚歌促。
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
愧彼梁间燕,双双托华屋。
朝饮瑶池流,暮栖昆山木。
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
重华去已久,淳风何由复。
不闻夔乐谐,但复楚歌促。
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
愧彼梁间燕,双双托华屋。
鉴赏
这首诗名为《灵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诗中以凤凰为象征,展现了凤凰从丹穴飞出,身披五彩,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的形象。它清晨饮用瑶池之水,傍晚栖息于昆山之木,寓意其高洁不凡的生活习性。凤凰的歌声和谐,使得百鸟臣服,象征着古代理想的君主德行。
然而,诗人感叹舜帝重华的时代已经远去,淳朴的风气难以再现,取而代之的是不和谐的音乐,如楚歌般急促。梧桐树上不再繁花,竹子的果实也未成熟,暗示了时世的凋零。诗人羡慕梁间的燕子能双宿双飞,安居华屋,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凤凰之典故,寄寓了对理想社会的怀念与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