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门前獬廌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全文

门前獬廌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出处:《廌山书院
宋 · 朱熹
三十年来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门前獬廌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大儒朱熹所作的《廌山书院》,表达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孙后代读书的期望。"三十年来宿草庐",诗人回顾自己一生致力于学问,寓居简陋的草庐中长达三十年,体现了他的刻苦钻研和坚韧精神。"五年三第世间无",则是对自己学术成就的自豪,五年之内连中三个科举考试的佳绩,在当时实属罕见。

"门前獬廌山常在",獬廌是中国古代象征公正的神兽,诗人以之比喻书院,暗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公正廉洁的人才,这种精神应当世代相传。最后"只恐儿孙不读书",表达了他对子孙后代能否继承书香门第、继续发扬读书传统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简洁而深沉,既展现了朱熹个人的学术成就,又寄寓了他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盼,体现了儒家教育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