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
出处:《淮阴叹》
明 · 李东阳
营门昼开齐犬吠,蒯生相人先相背。
古来鸟尽良弓藏,近时刎颈陈与张。
功成四海身无地,归楚楚疑归汉忌。
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
君王恩深辩士走,淮阴胸中血一斗。
妇人手执生杀机,赤族不待君王归。
君王归,神为恻。
独不念秋毫皆信力,舍人一嗾彭王殂。
淮阴之辞真有无?噫吁!淮阴之辞真有无?
古来鸟尽良弓藏,近时刎颈陈与张。
功成四海身无地,归楚楚疑归汉忌。
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
君王恩深辩士走,淮阴胸中血一斗。
妇人手执生杀机,赤族不待君王归。
君王归,神为恻。
独不念秋毫皆信力,舍人一嗾彭王殂。
淮阴之辞真有无?噫吁!淮阴之辞真有无?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淮阴叹》以淮阴侯韩信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功臣命运的感慨。首句“营门昼开齐犬吠,蒯生相人先相背”描绘了韩信被刘邦猜忌的紧张氛围,暗示了他的处境。接着,“古来鸟尽良弓藏,近时刎颈陈与张”引用典故,指出历史上功臣常遭陷害的命运。
“功成四海身无地,归楚楚疑归汉忌”揭示了韩信在功成名就后无处安身的困境,以及他在楚汉之间徘徊的矛盾。接下来,“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暗示韩信的犹豫导致了悲剧。
“君王恩深辩士走,淮阴胸中血一斗”描述韩信离开刘邦时的无奈和悲愤,而“妇人手执生杀机,赤族不待君王归”则预示着他的悲惨结局,暗示了吕后的狠辣。
最后,“君王归,神为恻,独不念秋毫皆信力”表达了对刘邦未能体恤韩信的遗憾,而“舍人一嗾彭王殂,淮阴之辞真有无?”则是对韩信是否真的有过背叛的疑问。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淮阴侯韩信悲剧性的人生历程,以及对历史功臣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