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已是山中人,先为画山兼画云
出处:《云山图歌》
明 · 乌斯道
云山云山一何好,日夜无端入孤抱。
平生性僻爱云山,岂知却被云山恼。
昔住阚湖烟水东,一行一坐青山中。
青山起伏春蔼蔼,白云吞吐天空空。
寻复扁舟泛吴越,吴越青山更清绝。
联联翩翩接荆楚,千里白云如喷雪。
只今置身城市閒,可怜举眼无青山。
琴抚归樵碧窗静,歌咏紫芝清夜阑。
安得便携妻子去,入山竟作山中住。
纵然宾客远相过,山窅云深不知处。
自念少时贪读书,壮年立志卑唐虞。
半世未明周孔学,九重空望夔龙趋。
短剑虽曾铸顽矿,蒯缑零落尘埃冷。
忍闻天下暗旗旌,耕莘钓磻向何境。
仰天俯地徒尔为,与世低昂心转迷。
几迥对饭不能食,慨然只起云山思。
城中隐君胡仲厚,酌酒论诗十年友。
经书不独满胸中,画作何曾在人后。
知我已是山中人,先为画山兼画云。
晴天倒飞秋海浪,浪中乱叠苍龙鳞。
中有乔林结层绿,长梢半掩溪边屋。
兔迹鸟道隔重峦,正好开门枕寒玉。
我得此图良慰心,但觉云山思愈深。
他日能偿结茅愿,可无仲厚来相寻。
袖拂白云相对坐,坐久嗒然吾丧我。
此时不复有云山,山鸟自啼花自堕。
平生性僻爱云山,岂知却被云山恼。
昔住阚湖烟水东,一行一坐青山中。
青山起伏春蔼蔼,白云吞吐天空空。
寻复扁舟泛吴越,吴越青山更清绝。
联联翩翩接荆楚,千里白云如喷雪。
只今置身城市閒,可怜举眼无青山。
琴抚归樵碧窗静,歌咏紫芝清夜阑。
安得便携妻子去,入山竟作山中住。
纵然宾客远相过,山窅云深不知处。
自念少时贪读书,壮年立志卑唐虞。
半世未明周孔学,九重空望夔龙趋。
短剑虽曾铸顽矿,蒯缑零落尘埃冷。
忍闻天下暗旗旌,耕莘钓磻向何境。
仰天俯地徒尔为,与世低昂心转迷。
几迥对饭不能食,慨然只起云山思。
城中隐君胡仲厚,酌酒论诗十年友。
经书不独满胸中,画作何曾在人后。
知我已是山中人,先为画山兼画云。
晴天倒飞秋海浪,浪中乱叠苍龙鳞。
中有乔林结层绿,长梢半掩溪边屋。
兔迹鸟道隔重峦,正好开门枕寒玉。
我得此图良慰心,但觉云山思愈深。
他日能偿结茅愿,可无仲厚来相寻。
袖拂白云相对坐,坐久嗒然吾丧我。
此时不复有云山,山鸟自啼花自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云山图歌》描绘了作者对云山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诗的前四句以“云山云山一何好”开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然而接下来的“岂知却被云山恼”则透露出一种矛盾的情绪,暗示了山居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困扰。
诗中回忆了过去在山水间的宁静生活,如阚湖的烟波、青山的春蔼和白云的空灵,以及泛舟吴越、欣赏连绵山色的惬意。然而,现实中的城市生活让诗人感到遗憾,失去了青山的陪伴,只能在琴声和诗歌中寄托对山林的思念。
诗人感叹自己年轻时过于专注于读书,壮年时志向不高,未能深入理解周孔之学,也未能实现辅佐明君的愿望。他感慨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如同短剑藏于尘埃,暗寓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与好友胡仲厚的交往中,诗人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欣赏到朋友的画作,尤其是那幅云山图,让他更加深陷于云山之思。他期待有一天能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诗人与仲厚相对而坐,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中,甚至忘我,只有山鸟鸣叫和花儿飘落,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整首诗通过描绘云山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