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常感固常寂,顺应通自然全文

常感固常寂,顺应通自然

出处:《酌定心泉
明 · 庞嵩
跏趺瞿昙石,对酌定心泉。
中心本自定,岂藉泉涓涓。
常感固常寂,顺应通自然
岂能作槁木,岂能息无烟。
可以纳大麓,可以门市廛。
雅歌莅兵甲,端坐波涛颠。
静定动亦定,请诵程子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酌定心泉》以禅宗的意象描绘了内心的修炼与平静。首句“跏趺瞿昙石”借用了佛教术语,表示静坐修行,如同佛陀瞿昙在石上打坐。诗人与泉水相对,寓意通过品茗来沉淀心灵,使之如定心泉般清澈。

“中心本自定,岂藉泉涓涓”强调内心本就应保持宁静,无需外在事物如泉水潺潺来助其安定。接下来,“常感固常寂,顺应通自然”进一步阐述,常存感知但不为所动,顺应自然法则。

“岂能作槁木,岂能息无烟”运用比喻,表达人不应僵化如枯木,生活气息应如烟火般生动。然后,诗人说这种内心的平静可以包容世间万象,无论是深山大麓还是市井繁华。

“雅歌莅兵甲,端坐波涛颠”展现了诗人即使面对战争或艰难环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如同在波涛汹涌中稳坐泰山。最后,诗人总结道:“静定动亦定,请诵程子篇”,表明无论动静皆能保持内心的静定,倡导读者学习儒家程朱理学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通过描绘个人修行的过程,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追求。